今年7月,赣州市“五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赣州客家新闻网管理中心正式上线试运行“问政赣州”网络问政平台,积极推行网络问政,纵深推进全市“五型”政府建设,开门接受群众监督。
“问政赣州”平台试运行两个多月来,与客家新闻网、“赣州发布”“赣州政务”等微信公众号深度入融合推广,影响力迅速扩大,为解决民生诉求、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见证和体现了“让百姓少跑腿,好办事”的民生理念,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畅通民意 广开通道接纳诉求
“章江新区绵江路许多公用车位长期被三轮电动车霸占,望相关部门解决”“我家楼下有个餐馆噪音扰民很严重”“我们小区车位捆绑销售至今无解决”“成年人改名该去哪个单位,需要提供哪些材料”……打开客家新闻网“问政赣州”首页,一条条民生诉求来回滚动,办理进度不断更新。
今年4月以来,市政府办公室、客家新闻网积极开展“问政赣州”平台上线各项准备工作,平台开通前,先后在“赣州发布”“客家新闻网”等微信公众号、全市各县(市、区)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赣州通”APP等平台增设了“问政赣州”平台入口,方便群众登录平台反映诉求。
为全面做好问政帖文的转办回复工作,提高回复办事效率,“问政赣州”平台将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市属、驻市单位接入平台,目前已有115家单位接入平台参与问政帖文的回复办理。同时,该平台积极做好上线前期宣传,在客家新闻网、赣南日报等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刊发、刊播宣传文稿及宣传短视频,在市政中心视频宣传屏幕上滚动播放宣传视频,使全市广大群众迅速了解了平台有关情况并积极参与。
仅在“问政赣州”平台上线试运行当日,平台收到网友投诉建议帖文200余条。现今,平台日均收到网友各类投诉建议帖文达40余条,内容包含了教育、城建交通、土地房产、医疗等各方面。如今,百姓只要遇到急难事麻烦事,都会拿出手机登录“问政赣州”平台,发帖求助,想到助推城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纷纷登录“问政赣州”平台为赣州的发展献计。
解“痛”疏“堵” 群众诉求落地有声
“本人预付买房定金两万元,但是首付需要40%,我没有准备这么多首付,请开发商退回两万元定金遭拒。开发商随意变更购买条件,违约在先,而且不退回定金,有欺骗消费者行为,请求相关单位给予处理解决。” 今年8月,网友徐女士在“问政赣州”平台上的一条投诉的帖文引起了网友广泛关注。
该帖文转办给蓉江新区后,该区立即联合相关部门展开调查,发现开发企业在房屋销售过程中,未详细说明首付需要支付40%的情况,导致徐女士资金准备不足无法购房。开发企业的行为已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条例,理应退还购房定金。经协商,目前该开发企业已将购房定金两万元退还给了徐女士。从徐女士反映诉求到问题解决仅用时4个工作日,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好评。
为深入推进赣州市“五型”政府建设,转变干部作风,“问政赣州”平台针对群众反映的一般性诉求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在3日内办结,对于重大问题诉求,需要5日内办结或给出处理方案。对此,全市许多单位加快工作节奏,一些单位形成了马上就办的作风,工作效能明显提升。由于部分问题的反复出现,倒逼了相关单位在工作中转换模式,变管理为服务。
“问政赣州”平台上线试运行两个多月来,已转办网友的投诉建议近2300余条,内容涉及土地房产、教育培训、城建交通、医疗保障等各方面。目前1980余条帖文已得到全市各地“五型”办及各职能部门的及时回复,其余帖文正在紧张办理中。
许多帖文发布者在收到答复后,主动向答复部门表示感谢。比如,网民由于本村负责人不懂如何操作,于是在“问政赣州”平台咨询转团组织关系相关事宜。当日上午,发帖人就收到当地相关部门的详细回复和电话回访,发帖人留言:“今天上午就收到电话了,事情已经办妥了,给这个平台点赞,给帮我的人点赞,谢谢。”
群众点赞 本地诉求就地解决
“问政赣州”平台上线试运行两个多月来,群众参与热情氛围浓厚,网民留言逐步增加,许多及时且务实的回复得到了众多网民的点赞。7月,有网友投诉“小区3栋某业主私自装门,将楼顶空间占为已用。”赣州经开区管委会党政办收到投诉后,立即会同相关部门前往调查并处理。网友纷纷点赞“为执法部门点赞,还民生安全。”“感谢政府部门秉公执法。”“感谢执法部门秉公处理,望部门领导跟进。”截至目前,平台已收到网友留言3000余条,日均收到网友留言60条以上。
为让本地诉求就地解决,“问政赣州”平台在“客家新闻网”“赣州发布”“赣州政务”等赣州本地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均开通了便捷入口,使百姓反映诉求更加便捷。同时,全市各地各部门均安排了专人负责办理平台帖文,客家新闻网、赣南日报、赣州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等网络媒体进行实时监督,问题办理效率快速提高。许多原本只能通过网上越级上访表达诉求的群众,如今更倾向于在“问政赣州”平台上反映诉求,快速处理问题。
如今,“问政赣州”平台正不断向常态化、制度化纵深推进,在创新机制、主动作为,贴近群众、强化沟通,加强督查、增强实效上取得了新突破,全面提升了网络问政质量效益,在全市范围内引起了积极反响,有力助推了赣州市“五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