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崇义坚持文明新风“433”工作法 推动移风易俗落实落地

        来源:市民政局发布时间:2022-11-08 16:21:00访问量: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是对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切实回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崇义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坚持守正创新,弘扬良好风尚,破除陈规陋习,厚植新风正气,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拂满山城。

        强化目标引领,“四个突出”凝聚共识共为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目标要求,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一是突出高位推动压实责任。县委常委会听取并研究、部署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成立县乡风文明行动领导小组统揽工作全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度深入推进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各项工作。出台实施崇义县《关于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若干意见》《关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实行“两报告一承诺”的办法》等系列重要文件,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工作清单,细化工作举措,全面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

        二是突出行业管理促进改革。成立崇义县殡葬行业协会和红娘协会,规范行业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大力整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价彩礼、低俗婚闹、丧葬乱象等不正之风。组织全县17个乡(镇、管委会)有序开展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政策培训360余人次,移风易俗宣讲活动32场次,签订《婚丧从业行为自律承诺书》160余份,有效提升了行业协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全民婚丧陋习得到根治,群众婚丧负担大幅下降,获得感、幸福感显着增强。

        三是突出阵地建设提升服务。全力打造婚姻登记大厅,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聘请专业团队高质量制作“不要彩礼要幸福”移风易俗宣传片并在婚姻登记机关滚动播放,同时向每位新人发放《婚事新办简办倡议书》,引导签订承诺书,帮助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价值观。结合上堡梯田、过埠“赣州小漓江”、横水左溪阳明寨、龙勾良田冷杉花海等热门景点,精心打造“零彩礼”集体婚礼基地、户外颁证场所。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不断加大文明新风礼堂等村(居)婚嫁事宜服务场所建设,有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婚姻文化场所,全面打造遏制高价彩礼示范阵地。

        四是突出引导群众浓厚氛围。用好用活红白理事会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融媒体中心、村务宣传栏等各类平台,选树、宣传群众身边的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深入村(居)、社区开展宣讲、巡演等活动73场次,制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广告在人民广场LED屏循环播放。抢抓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流动宣传车、文化墙、宣传墙、休闲广场等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寓教于事,持续推动全社会树立婚丧嫁娶新风、孝悌和睦家风、文明和谐乡风。

        革除陈规陋习,“三个倡导”树立文明新风

        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时刻聚焦“群策群力、系统施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工作思路,坚决破除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

        一是倡导婚事新办,遏制高价彩礼。印发崇义县《关于遏制高价彩礼、推动婚嫁领域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九个一”婚嫁新风集中引导行动的工作方案》等系列规范性文件,重点治理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媒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以及彩礼金额过高等问题,积极倡树正确的婚恋嫁娶观,有效引导嫁女低彩礼、零彩礼。截至目前,我县遏制高价彩礼2起,且婚嫁彩礼普遍低于周边县市,甚至绝大多数彩礼以陪嫁物品或现金的形式予以返还或倒贴男方。

        二是倡导厚养薄葬,遏制封建迷信。一以贯之推行公益为先的殡葬改革模式,全力推动惠民绿色殡葬改革,实现公益性墓地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投资825万元改扩建全市第一家县级公办殡仪馆,占地20亩,率先实行13项基本殡葬服务费政府买单,倡导丧事简办,优化办丧流程,操办时间缩减到2天以内。今年以来,持续开展散埋乱葬和封建迷信专项整治行动30余次,有效制止乱埋乱葬3起,巡回宣讲殡葬改革18场次,发放殡葬改革宣传单2万余份,火化率达到了100%,极大遏制了封建迷信活动。

        三是倡导节俭操办,遏制大操大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头雁”效应,坚持用党风政风引领民风,强化纪律约束和教育引导,切实把节俭操办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范畴,积极营造“少收礼”“不收礼”“不操办”的正面舆论氛围。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风向标”作用,推动群众思想观念转变,倡导农村党员、乡贤带头转民风、树新风,引导群众文明办事、节俭办事,杜绝了因婚致贫、因丧致贫现象的发生。

        注重制度约束,“三个落实”确保常态长效

        始终坚持综合治理,正确摆正“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心态,坚定推动移风易俗改革的信心、决心、诚心,确保改革成果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规范行为。

        一是落实报备制度。严格执行“两报告一承诺”制度,要求领导干部操办宴席事前事后,必须向县纪委监委和县委组织部报告宴席桌数、收取礼金等情况,并作出“带头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宴”等郑重承诺,相关情况全程接受监督检查。

        二是落实建章立制。修订完善《村级红白喜事操办标准》,明确规定宴席规模、用车数量、待客范围等重要内容,将移风易俗规定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全程参与制定和修订,让群众成为文明新风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同时,借助“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常态化开展自查巡查,及时制止了村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

        三是落实日常督查。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反规定案件,将移风易俗改革工作列入单位年度目标绩效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县纪委监委、县“两办”督查室每逢重大节假日和宴请高峰期均会派出专项督查组,对酒店、宾馆、餐饮店等重点场所明察暗访,全面客观掌握领导干部报备情况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大操大办、收送礼金、铺张浪费等情况,对违反规定的领导干部一律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扫码浏览